SEO/SEM 2023-02-10 16:30:32 评论:0    浏览:19    

◆ ◆ ◆

撰文 | 王倩 视觉 | 王倩 统筹 | 何海宁

作为专业知识的大众传播者,绿色公号如何严肃求实又撒娇卖萌?

千篇一绿推出中国绿色公号幕后运营者专访,他们或是阅读量遥遥领先的大V,或是一作成名的黑马,或是横空出世的新秀。

本期访谈嘉宾是“环境保护”。欢迎围观吐槽,亦欢迎绿友们自荐或推荐。后附中国绿色公号周榜第51期。

“环境保护”公众号是由环境保护部工作指导刊《环境保护》杂志社主办的,曾首发“环保局长忏悔录”、“靖江埋毒”等一系列有影响力的文章。《环境保护》杂志是环境保护部工作指导刊,也是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评出的“百强报刊”中唯一环保类中文期刊。一个政务粉丝居多的公众号如何运营?今天小千和《环境保护》杂志社运营总监、新媒体业务负责人茆京来交流了新媒体的运营经验,为你解答疑问。

◆ ◆ ◆

政务高端粉居多

►千篇一绿:据了解“环境保护”2014年注册,到2015年才开始认真打理,其中有什么缘由?

茆京来:“环境保护”公号2014年4月就注册了,但当时的定位是杂志内容的二次传播,每周会挑2篇杂志上最新的文章发。一直到2015年3月,我们发现传播效果一般,粉丝量才2000,阅读量也就一百多。同时我们也意识到了微信公号的重要性,是改变媒体传播方式和受众阅读习惯的重要平台,是大势所趋,于是我们对微信平台进行了重新定位,改变了原有思路,目前看来还算成功,粉丝已经超过6万,在纸质期刊之外,开辟了环保传播的第二战场,这个战场上我们传播速度更及时,传播的内容更丰富,受众群体更广泛,受众接受程度也更高。

►千篇一绿:“环境保护”的用户是哪些群体?

茆京来:用户群体不太好统计,根据目前掌握的信息反馈情况来看有政府背景的环保工作者比较多,比如环保部机关的工作人员差不多有80%都关注了“环境保护”微信平台,环保系统内很多部级、司局级领导也都是我们微信平台的粉丝。另外一部分就是关心环保政策的产业界、学术界精英以及关心环保的公众。

►千篇一绿:公众号的定位是什么?

茆京来:定位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每段时期我们会进行评估,并根据我们的职责和媒体发展的情况进行调整。2015年3月份之前我们的定位主要就是杂志内容的二次传播,每周发一两篇杂志优秀文章,作为《环境保护》杂志内容传播的辅助手段。2015年3月以后,我们微信平台的定位是与杂志互补互促互动的独立运营平台,和纸质杂志有着一样的共同服务环保宣教事业的理念,不过微信平台更多的是从新媒体角度去服务这个大的理念,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弥补纸质媒体的部分先天不足,尤其是传播内容的及时性、丰富性,传播过程的便捷性、多元性,传播受众的分享性、互动性等等,因此微信平台是与纸媒平台并存互补的。2016年3月以后我们又根据国家的政策要求,进一步强调了对内容及舆论导向的准确性和正确性,并根据新媒体特征进一步探索编审流程的规范化。

►千篇一绿:公众号推送内容集中在哪些方面?

茆京来:这个主要根据定位来,比如以前是杂志内容二次传播,现在基本上是环保新闻资讯、重要政策发布及解读等相关内容。还有一部分内容是为环保工作者做服务的,偏实用性,但并不是我们的主要风格。我们的内容领域相对固定,粉丝的质量也非常高,看我们文章内容的人很可能就是环保部的领导或者环境领域的专家,因此我们在推送内容的时候压力很大。所有做新媒体的都很关注粉丝量和阅读量,有各种各样的吸粉和增加点击的方式。因为我们比较强调规范性,无法采用其他媒体吸粉增流的常用技巧,因此在内容定位和SEO优化上下了很大功夫,尤其是SEO优化方面是环保领域做得最好的,比如我们是第一个巧妙使用二维码进行增粉导流的公众号,目前也排在关键词“环保”的第一位。

◆ ◆ ◆

新媒体也要做好“三审”

►千篇一绿:“环境保护”每天的推送条数比较多,运营团队的人数多吗?是专职还是兼职?

茆京来:2015年3月之前没有人专职运营,之后主要是我和另外一个同事共同运营,但都是兼职,日常还有很多其他工作。现在这位同事也已经成长起来,今年春节以后,大多数工作都是由这位同事负责,不过也是半兼职状态,因为模式已经相对固定,编辑也已经成长起来,基本上每天用4-5个小时来做这方面工作就可以。当然,我们在内容把控上有比较严格的流程体系,尤其是创立了微信平台“三审”制度。虽然是新媒体,但我们也遵照国家对纸媒的要求,做好内容的“三审”工作。

►千篇一绿:“三审”由谁来审?

茆京来:这个“三审”制度目前也是在逐步完善中,主要是去年工作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再结合具体工作的实际情况,因此对完善相关制度流程进行了摸索尝试,毕竟我们有一定的官方背景,希望内容在及时的同时做到准确和正确。因为新媒体对时效性的要求比较高,“三审”不能像之前传统纸媒,一审完毕进行二审,二审完毕进行三审。我们微信编辑每天的内容做完之后同时发给三个人——我(新媒体负责人)、副总编(主要负责杂志纸媒出刊)和总编辑社长(我们单位的大BOSS)。三个人会同时进行审,在一定时间内分别给小编反馈。中间如果有什么反馈意见,编辑能解决的就直接解决,编辑感到难以把握的再跟三审人员另行商量沟通,相对来说这个制度比较民主,但对编辑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非常高。

►千篇一绿:小编每天要从很多文章中选出推送的内容,他如何选取?

茆京来:熟能生巧。首先我们有相关的内部要求,什么文章可以发什么文章不行。这样每天的文章里面有一半可能都不符合要求。第二有侧重性,跟我们的定位是要相契合的。这样一来范围就缩小了,每天可能只需要从一百篇文章里面挑选,一般花两三个小时就够了,剩下的就是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排版。

►千篇一绿:公众号中哪些文章比较受欢迎?

茆京来:众口难调,实在说不清楚哪个文章更好。应该说我们挑出来的文章都还不错,各有特点。针对的人群不同 ,比如政策方面可能各类型的人都比较关注。但具体到某个内容的时候就不太一样,例如很多核与辐射安全方面的内容,但是受众群比较窄,阅读数也比较少。我觉得阅读数不能代表文章的价值,传播率最好、阅读量最高的文章可能永远都不会出现在环保领域,心灵鸡汤类、历史故事类的阅读数肯定会远远超过环保领域的文章,但是环保领域的很多文章都会比这些高阅读量的文章有价值,有意义。

◆ ◆ ◆

不计较是否“原创”

►千篇一绿:我们发现,“环境保护”很少做原创,主要是环保部、发改委文件的转发和解读吗?

茆京来:这个还是根据定位来的,去年3月份之前,我们所有文章都是原创。3月份之后,我们就在考虑怎么做才能和杂志进行互补。杂志内容是深度足够,时效性不够。那么公号在定位时最想突出的是时效性,主打资讯。二是想突出实用性,就是对于当天重要信息的筛选采集。每天跟环保相关的新闻都有几百上千条,我们等于是帮大家做了一个优选,类似今日头条的方式,他们是大数据智能筛选,我们是人工手动筛选。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们发现效果比较好,大家对我们的方式比较认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有大量文章是转载其他媒体的。

另外我们做的原创内容比如犀牛说、局长说等相关栏目都是带有我们杂志的自身特色。今年也是有原创的东西,比如说前两天发的王金南老师的文章,只是我们没有标原创,我们的想法是,尽量传播文章内容而不是强调这篇文章是我写的。我们发现很多时候原创文章转载率不高,没有标原创的文章影响力却反而比较大,比如“环保局长忏悔录”、“靖江埋毒”等文章最初我们当初都没有标原创。我们考虑到文章如果标了原创,别人在转载时可能会有顾虑,一是怕麻烦,二是怕导流。我们的目的是传播内容,让更多的人知道环保、了解环保,因此也就不在乎标“原创”了。当然我们也希望被转载的原创文章能够按惯例进行署名,实在不写,能够把我们的理念进行传播,也算是一件好事儿。

►千篇一绿:这样的理念杂志社能接受吗?

茆京来:去年有很多争论,我们也非常纠结。杂志文章出来时,自己公号没转就被别人转了。或者我们发布后,别人转载没有注明出处。最初也会打电话问,时间长了,觉得境界应该更高一点、胸怀更广阔一些,能够让更多的人关注环保、认识环保、理解环保比什么都重要。

►千篇一绿:除了环保部的政策,你们还会转媒体的报道,和这些被转载的媒体有过合作协议吗?

茆京来:我们跟很多媒体都有大量的战略合作协议,有书面的也有口头的。其实这种协议比较空,大家也不知道怎么做。但整体来说是互利的,我们需要他们的内容,他们需要我们来传播。

今年重要的政策性解读比较多,占了很多版面,同时我们也发现很多社会媒体对环保政策的解读并不专业,综合环保部的总体意见,从今年开始我们减少了对非专业媒体文章的转载,加强了对内容和舆论导向的审核,同时也规范了管理流程。

◆ ◆ ◆

内容直面高层领导

►千篇一绿:《环境保护》是环保部的指导刊,环保部会对杂志和公众号有指导和建议吗?

茆京来:有,非常多。环保部是我们的主管单位,杂志本来就是由环保部宣教司综合处进行业务指导。但我们公众号的影响力逐渐变大,我们也主动申请将新媒体业务纳入到环保部宣教司新闻处的业务指导范畴,成为环保部系统唯一同时由环保部宣教司综合处和新闻处一起指导的单位。这既是对我们工作成绩的肯定,也让我们在发展过程中更加规范。我们做任何工作都会记住职责,那就是是服务环保部,服务国家的大环保政策,这也让我们成为环保系统里为数不多的发展及其迅速又没出过大问题的微信公号。

►千篇一绿:《环境保护》杂志曾提到要顺应媒体发展机制,创建网络宣传、环保活动、项目运营多元化的平台。这个平台现在搭建起来了吗?

茆京来:正在做,新媒体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环境保护》杂志是环保部的指导刊,也是全国百强期刊中唯一的环保类中文期刊。在这个背景下,我们做了很多工作,微信公众号和微博只是一部分,马上要建一个综合性的门户类网站。每年的“绿坐标”评选活动和环境保护年会在行业里都非常知名,参与的单位和嘉宾也都是重量级的。

►千篇一绿:公众号在你们想打造的大平台里是怎样的地位?

茆京来:微信对我们所有的品牌活动都有促进作用。“绿坐标”评选、年会都是通过微信来宣传。新媒体和纸媒有很多互动,公众号对杂志发行、活动品牌宣传都是很大帮助。

我们在做公众号的时候,还是做了很多实事。比如去年靖江的危废事件,举报人在《人民日报》举报没用,在靖江当地论坛发帖子被删,当时还有警察要约他。他找到我们,经过大量核实,我们一个字没有改,用了他信件的原文。文章通过公众号发出来,唤起了公众对危废危害性的关注,也是成为首次环保部、最高检、公安部三部委联合督办的案子。

另外“环境保护”有一个特殊的作用——直面高层领导人。很多小事情都可以看得出来,比如我们去年报道过河北的一起水污染事件,是环保部2015年度直接调度处置的3起重大水污染事件之一。报道文章发出的当晚,环保部应急中心主任看到了我们的消息,马上问了相关的处长,处长第二天一早带着人直奔事发地。恰巧当地县政府之前并没有积极履行相关的上报程序,也没有其他媒体报道,如果没有我们的报道,这个事可能环保部也不知道,最后可能就不了了之。

►千篇一绿:公众号有考虑商业模式吗?

茆京来:商业模式肯定要考虑,有一些思路,不过还没有实践。我们的新媒体工作目前还没有得到国家相关项目经费的支持,都是依靠杂志社自筹经费。因此我们一直在探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效结合,有合适的模式让微信公众号实现可持续发展。但目前还没找到特别好的方式,我们还是以本职工作为主,更加注重社会效益。因此我们希望每天能多发一些好文章,通过这些文章如果能多吸引一个人来关心环保、了解环保,那就是平台价值的实现。

最后,“环境保护”点名“阿拉善SEE公益机构”接受我们的访谈——“我看了一下,前几期政务、产业、媒体还有个人大V的都比较全了,但是没看到NGO的,我点阿拉善吧,想听听他们的理念”。

部委权威发布受关注,温情路线亦能吸睛

▼出品丨千篇一绿 ▼数据支持丨清博大数据

▼发榜时间|每周一

中国绿色公号周榜由南方周末绿色新闻部出品,每周一定期发布,包括政务(分成省部级和县市级)、媒体(包括机构媒体和自媒体)、NGO、企业、高校(包括环境院系和学生社团)和文章阅读量(包含原创)等六大类。

上一周,中国绿色公号共发布文章3249篇,其中原创文章231篇。总阅读数144w , 获点赞14598次。和上一期(中国绿色公号周榜50期)相比,文章数、阅读数略有减少。

政务

「环境保护」首夺省部级冠军,

高平均阅读数助「温州环保」蝉联榜首

媒体

平均阅读数过万,「环评爱好者网」遥遥领先

文章阅读量

环保部等部门权威发布是上周舆情热点。环保部发布的《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环评爱好者网和环保人及时推送全文并附解读;E20水网固废网推送的改革委等部门发布的《垃圾强制分类制度方案(征求意见稿),均获较高关注。

除了“硬派”政务发布受到关注外,温情脉脉的路线亦能吸引目光。环卫科技网发布的关注环卫工人,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发布的“以为环保工程师父亲的日记”阅读量均超过2w 。

本期文章阅读量榜单TOP20中,17篇文章阅读量过万,为近期之最。

原创榜

「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

原创平均阅读数7000 问鼎

NGO

“92岁少女”童话助「重返森林」重回榜首

企业

与景观建筑师面对面,

「AECOM」首次问鼎企业类榜首

高校

“劳模”「兰州资环」重回榜首

附:

【原创作品,谢绝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后台联系。】

· End ·

近期精选

憋说话,我很滑,点我

◆ ◆ ◆

长按二维码,关注千篇一绿

南方周末旗下新媒体

最具影响力的绿媒体

环境产业的公共意见平台

中国绿色公号联盟总舵

电话:020-83000817

邮件:nfzmgreen@126.com

....

以上内容为【如何运营一个能直面高层领导的公号?| 中国绿色公号周榜第51期(靖江seo优化)】的相关内容。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或网络新闻客户端自媒体,本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删除。

 
0相关评论
打赏